聽損問題逐漸年輕化,跟耳機不離身的習慣息息相關,常常戴耳機的你,是不是不知不覺越調越大聲,或是長時間配戴?其實專業的聽力師,建議音量不要超過25%。也建議如果真的必須配戴耳機,配戴50分鐘後,儘可能休息10分鐘。
重聽協會也遇過聽損的許多案例,像是因為耳機戴太久,造成永久性的聽力受損,而高頻的聲音聽不清楚,進而影響到自己愛唱歌的興趣,高音唱得越來越不準。接下來我們訪問專業的聽力師柯皓瀚先生,來建議講解一些聽力需知。
1.有哪些症狀是聽力損害的前兆,發現這些問題時該如何處理?
聽力損害前兆如:聽不清楚電話內容、看電視或聽收音機時,家人抱怨音量太大、在餐廳或嘈雜的馬路旁,很難聽懂對話內容、在家庭聚會時疲於專注聆聽,所以會後常感到精疲力竭、或者你得正對著說話者才能聽得比較清楚。
聽損通常是經年累月的漸進過程。聽力退化非常緩慢,我們不會立即發覺聽損對生活的負面影響。但如果發現有輕微受損就應儘早接受治療或配戴輔具。當你有這些問題時,可以預約耳鼻喉科醫生、聽力所或是去重聽協會預約聽力檢測。(一次檢測約15~30min)找出問題後,做進一步檢查。若是天生聽損影響口語,也可以參加重聽協會的免費口語班。
2.聽損通常是老人家的問題,年輕人很少會有聽損嗎?
聽力師遇過不少案例,學生時期沒發現,出社會後才發現自己在會議時聽不清楚或聽錯,因為學生時期大家通常會包容你,重複講,或是放大音量,但進入職場後,聽力問題更容易被察覺。人類聽覺是從20-20K Hz的,有些人部分頻率異常,導致聽到但聽錯。像是氣音子音聽不清楚,而被其他聲音取代。
3.部分聲音聽不清楚也要戴助聽器嗎?如何評估是否需要配戴助聽器?
「大家知道戴眼鏡是矯正視力覺,就算一兩百度也會配戴,矯正後度數才不會快速加重。戴助聽器也是矯正,所以建議輕度時就配戴。」在經過聽力檢測後,發現有聽力損失的狀況,就應盡早選擇配戴助聽器來解決可能面對的聽力問題;聽力損失所造成溝通上的困擾,生活品質上的影響,是沒有分年齡的,對先天性聽力損失之嬰幼兒影響更是大,若未及早解決聽力問題,極有可能造成其語言發展與各項的學習;只要經過聽力檢查,確定為聽力損失,則配戴助聽器絕對是解決聽力的方案之一。很多人會覺得助聽器很貴,但聽損達到一定程度時,可能有機會取得聽力障礙證明,政府會根據年齡、機種跟收入給予2000~30000的補助。(可參考下圖)
4.聽損問題不解決還會有哪些問題呢?
若以視覺做比喻,如果一直不矯正視力,部分神經失去正常刺激,就會失去功能,未來可能會看不到細微的東西。聽力也是如此,不即時矯正的話,未來就算配戴輔具,可能也只聽得到聲音,但不一定能解析聽到的內容。
聽力也會影響社交,可能因為聽不清楚起爭執,或是減少跟家人朋友的對話,影響個性,不願意跟別人接觸,與社會隔絕。另外也會增加失智風險,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研究指出,輕度、中度、重度聽力障礙的民眾,與聽力正常的民眾相較,未來罹患失智的風險恐分別增加2、3、5倍。
5.如果因為工作需求,必須長時間戴耳機,有哪些事項要注意的呢?
還是有許多職業需要一直戴耳機,像是客服人員,聽力師建議戴50分鐘可以休息10分鐘,耳機類型可以選耳罩式耳機,因為外殼大,可以擋掉一些環境噪音,隨著科技進步,也有一些入耳式主動抗噪耳機、消噪耳機,可以選擇,這些耳機可以把環境固定噪音抵消,如機房、馬達之類的聲音。
6.如果去比較吵雜的環境,要怎麼保護自己的耳朵呢?
捷運司機或機房人員通常會戴耳罩,因為鐵軌聲很尖銳。一般人去吵雜環境可以選擇泡綿、矽膠耳塞,阻隔噪音耳塞,但一樣建議至少50分鐘離開10分鐘。聽演唱會時可以選擇離喇叭遠一點的位子,並配戴耳塞。聽力受損是會影響一輩子的,大家要多注意。
7.聽力正常的人要怎麼跟聽障朋友相處呢?
鼓勵有聽損的朋友戴助聽器,讓聽力維持正常該有的刺激與運作運動,講話前先拍拍他引起注意,講話時讓他看清楚我們的臉,講話速度放慢,話題要延續性,如果他聽不懂就換字詞,像是「要不要吃飯」改成「餓不餓」因為某些頻率他就是無法聽清楚。
比起視覺,聽覺問題更容易被忽略,希望大家多多愛護自己聽力,發現問題時盡早檢查盡早治療!重聽協會也有提供口語班跟聽力檢測,歡迎大家用Line(@653vgcra)詢問更多資訊喔!
–
此文由 XChange 互聯網大學成員撰寫,XChange 為網路圈人才加速的非營利品牌。
XChange 是最活躍的網路產業台灣工作者社群,也是唯一跨境串連海內外台灣人才影響力的非營利品牌。
自 2016 年成立四年以來,持續以自發性的互動式實體講座、社會回饋與產學專案、知識型內容,凝聚網路圈人才。核心成員 100+ 人以業餘時間遠端協作,舉辦超過 50+ 場實體講座,影響超過 10000+ 人次,並於 2018 年末於上海、北京、香港、東京、雅加達、新加坡、杭州、泰國正式成立 8 大海外分社。
XChangers 致力於成為種子,引導群眾自發交換網路圈產業知識與人脈連結,創造個人職涯成長、開拓海內外商務契機、一同從事社會回饋。